周末睇好戲 奧斯卡猛片大對決
發布時間: 2015/02/24 18:14
最後更新: 2015/05/07 09:44
今屆奧斯卡在剛過去的星期一完滿結束,未知大家的心水電影或是心儀演員有否獲獎?一起來重溫各大得獎電影的影評。
《飛鳥俠》(Birdman)奪4獎:包括最佳電影、最佳導演、最佳攝影、最佳原著劇本
電影《飛鳥俠》與超級英雄有關,但沒有了飛簷走壁的超能力場面,而是回到最基本,說一個曾演超級英雄演員在遲暮之年的追尋。
故事講述曾經憑著超級英雄角色而享負盛名的Riggan Thomson(Michael Keaton),轉眼年屆六十,出現身份危機,渴望藉百老匯舞台的演出重振聲威。他雖因飛鳥俠成名,但心底裡看不起這類無稽的角色,於是他當年放棄接拍第四集,渴望當上一個真正的演員,一個觀眾真正認得而不是單純飾演「飛鳥俠」的演員。
他討厭明明自己在場,卻被人忽視,無法接受這個曾經成名而最終寂寂無名的自己。於是,他不時與心魔(飛鳥俠)對話,想擺脫他,又不自覺回到他的懷抱──幻想自己有超能力,幻想自己能飛,成為他最渴望的形象。
電影巧妙地運用長鏡頭拍攝手法,整齣戲彷彿一鏡到尾。觀眾有如親臨現場,跟著鏡頭不斷在百老匯的前台後台穿梭,見證不同的大事。
影評延伸閱讀《飛鳥俠》:找回剎那光輝
《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》(Boyhood)奪最佳女配角一獎
《我們》在上月揭曉的第72屆金球獎中橫掃最佳影片、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導演獎,成為大贏家。
導演用了整整十二年時間,紀錄男主角的每個成長片段,拍成這齣非一般的電影。
飾演媽媽Olivia的Patricia Arquette由瘦變胖又由胖變瘦,努力地一邊學習一邊工作,讓觀眾看得心酸。
電影更讓觀眾從中反思成長的意義,嘗試找回自己的影子,以及從前被遺忘的細節。
影評延伸閱讀:《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》平凡中看見自己
《永遠的愛麗絲》(Still Alice)奪最佳女主角一獎
電影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,《永遠的愛麗絲》講述生活美滿的著名語言學家Alice(Julianne Moore飾演),踏入五十歲後,突然患上早發性阿茲海默症,記憶力漸漸退化,剩下的人生從此改寫。
Julianne Moore的演技出色,患病前後的對比極大,但她演出得一點也不誇張,特別是內心戲,就連睡眠時的表情也反映出她的精湛演技。
影評延伸閱讀:《永遠的愛麗絲》唯一能做就是活在當下
《霍金:愛的方程式》(The Theory of Everything)奪最佳男主角一獎
電影以文藝細膩的手法,去描述身體瘦弱的霍金。
自二十一歲患上了俗稱「漸凍人症」的霍金,身體日漸枯竭萎縮,失去了大部份的活動能力,無論其意志是多麼的堅強, 卻仍然鬥不過身體的限制,故唯有更加的專注,去發揮他唯一仍能運動自如的器官 - 腦袋,發掘無窮的宇宙。
電影最吸引之處, 定必是男主角Eddie Redmayne的精湛表現,他將霍金軟攤在輪椅上的各種形態, 演繹至幾可亂真的地步,令觀眾誤以為那個便是霍金的真正本人。
影評延伸閱讀:《霍金:愛的方程式》
《解碼遊戲》(The Intimation Game)奪最佳改編劇本一獎
因著英國天才科學家Alan Turing(圖靈)的戲劇性的一生,連這齣以他為藍本的《解碼遊戲》的主題豐富,兩線主線,三個時空,國家,戰爭,愛情,友情,樣樣都有涉獵。
從宏觀的戰爭向度,至微觀的個人情感,導演Morten Tyldum 把各種元素成功揉合,從頭到尾,毫無冷場。
影評延伸閱讀:《解碼遊戲》當我和世界不一樣 就讓我不一樣
《美國狙擊手》(American Sniper)奪最佳音效剪接一獎
電影《美國狙擊手》(American Sniper)利用一個「英雄」人物的生平,折射出整場伊拉克戰爭,讓觀眾(特別是美國人)反思那場戰爭的意義。
並非美國人的我們,也可從中反思「戰爭」這種以暴制暴的偽正義觀。
影評延伸閱讀:《美國狙擊手》以暴制暴偽正義
《星際啟示錄》(Interstellar)奪最佳視覺效果一獎
《星際啟示錄》講述人類在地球面臨末日,美國太空總署探索新星球進行太空移民,延續人類文明。
不過,全片涉及大量科學及物理常識,即使是理科生也未必完全明白;同時,劇情探討「探險家的勇氣」及「愛與時間的極限」,不乏感情戲,電影以「科學」、「勇氣」、「愛」作最大賣點。
影評延伸閱讀:《星際啟示錄》全面剖析 超越物理的愛與勇氣